一、密封件老化或损坏
密封件如油封、密封圈等,
真空泵在长时间使用后,会因磨损、老化而失去密封性能,导致油液泄漏。例如,油封的唇口可能会因长期与轴表面摩擦而磨损,使间隙增大,无法有效阻止油的泄漏。安装密封件时,如果操作不正确,如油封安装过紧或过松、密封圈扭曲变形等,都会使密封件在使用初期就出现泄漏问题。比如,油封安装过紧会使其唇口过度磨损,过松则无法形成良好的密封。
二、零部件损坏
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,可能会受到外力冲击,或者由于制造缺陷、材料疲劳等原因,导致箱体出现裂缝。油液会通过这些裂缝泄漏到外部。例如,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,真空泵受到碰撞,可能使箱体产生不易察觉的裂缝,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漏油现象。真空泵泵轴在长期运转过程中,由于与轴承、油封等部件的摩擦,可能会出现磨损、划伤等情况。当泵轴表面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,会影响油封与轴的配合精度,导致油封密封失效,引起漏油。
三、油位过高
如果真空泵内的油位超过了规定的上限,在真空泵运行时,油液会因搅拌而产生泡沫,并且容易从油封、油窗等部位溢出,造成漏油。此外,过高的油位还会增加真空泵的负荷,影响其正常运行。
四、油质问题
真空泵油在长期使用后,会因氧化、污染等原因而变质。变质的油液粘度会发生变化,润滑性能下降,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腐蚀性物质,对密封件和零部件造成损害,进而导致漏油。不同类型的真空泵需要使用相应的专用油,如果使用了不适合的油液,可能会因油液的化学性质与泵的材料不匹配,导致密封件溶胀、变形,或者油液的润滑性能不佳,引起零部件磨损,最终导致漏油。
五、外界因素影响
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会对
真空泵产生影响。在低温环境下,油液的粘度会增大,流动性变差,可能导致密封件收缩,出现间隙,引起漏油;而在高温环境下,油液的粘度降低,密封件也容易因受热膨胀而损坏,增加漏油的风险。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,如果存在较大的振动,会使连接部位的螺栓松动,密封件受到额外的应力,从而破坏密封性能,导致漏油。此外,振动还可能使箱体内部的零部件相互碰撞,造成磨损或损坏,引发漏油问题。